在无声世界里绽放生命的光和热——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艺术班的“新时代好少年”事迹
在韩国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的精彩演出惊艳世界;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们再次献上精彩的表演;在北京冬残奥会与杭州亚残运会的开闭幕式上,他们同样以惊人的表演震撼观众;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他们精彩亮相……
这是一支由听障中学生组成的舞蹈队,他们来自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艺术班。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练就了精湛的舞蹈技艺,从国内走向世界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少年的精神面貌。
自强不息 听障少年用舞蹈展现向上的力量
著名舞蹈家邰丽华以《千手观音》的舞蹈表演震惊世界,她身上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了无数残疾人重拾生活的信心。2013年,全国唯一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在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了30余名年龄约十二三岁的听力障碍学生,组成了第一届艺术班。艺术班又名“邰丽华班”,旨在激励学员们以邰丽华为榜样,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专业的舞蹈表演展现青春的誓言。
艺术班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初高中为期6年的专业舞蹈培训和文化课学习。12年来,艺术班培养了100余名听力障碍学生,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了众多青少年面对困难时的支柱。
市特殊教育学校艺术班现有学员41人,平均年龄约15岁,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听力障碍学生。
清晨六点半,当大多数中学生还在梦乡,市特殊教育学校艺术班的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早功训练。由于听不到声音,他们只能依靠其他感官,努力接收外部信息。他们将手放在音响上,感受音乐震动带来的微妙变化;紧盯着老师的手语指挥,记住每一个节拍;用余光观察同伴的动作,保持队形的统一。一个八拍的动作,他们往往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重复练习上百次;为了记住复杂的队形变化,每个人都在笔记本上画满了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由于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沟通全靠手势。普通孩子几遍就能学会的舞蹈,他们却需要反复练习成百上千遍。
“当看到他们上台表演时,我哭了。”艺术班的钟老师回忆道,“孩子们听不到音乐,却能把《千手观音》的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抬手动作都做得分毫不差,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在这个特殊的班级里,他们将练舞的吃苦耐劳精神也运用到学习上,通过读唇语、看手语、写文字笔记,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同样出色。
为国争光 艰苦排练登上冬奥会舞台
2021年底,艺术班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使命,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表演舞蹈。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艺术班背负着特殊使命,在北京开始了为期百天的封闭集训。
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顶着寒风赶往鸟巢训练。每天深夜,当城市已经沉睡,鸟巢上空仍然灯火通明,那里,艺术班的同学们还在刻苦训练。《圆舞曲》中的雪花女孩们在转椅上辗转腾挪,椅棱与骨骼碰撞出淤青的印记,却在月光下拼凑出美丽的队形。男生们在《熄火》篇章中,需要用身体丈量时间的刻度,模拟时钟指针的轨迹,与十三位定音鼓手完成同步。
当同龄人偎依在父母身边撒娇时,平均年龄仅十三四岁的他们却要在北京冬天的寒风中起舞。节目高强度排练,让每个人都在透支体能,一趟走下来,许多队员们都累得躺在地上不想动,但只要看到排练的指示,小小年纪的他们又强撑着起身,坚持排练。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用视觉记忆、触觉感知和内心节奏,将每个动作雕刻成永恒。
集训期间,有些队员发烧至39度,有些队员受伤的膝盖上绑着绷带,小小年纪的他们也曾想过退却。但看到面前升起的国旗和胸前的“中国”两个大字,心中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他们咬紧牙关完成排练,希望用出色的表演展示中国残障人士和青少年的风采,为祖国争光。
2022年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舞台上的完美表演,队员们在台上尽情展现,他们身上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通过舞蹈的艺术再现,打动了现场和电视机前全世界观众的心。虽然无法听到现场那如潮水般的掌声,但这份荣耀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永存的勋章。
传播力量 为他人带来克服困难的勇气
近年来,艺术班先后随国家领导人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出访古巴、英国等地,在当地进行精彩演出。还在韩国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上演“北京八分钟”,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演出活动,参加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他们还参加了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演出,连续多年登上央视春晚,还在北京天安门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代表8500万残疾人表达对党、对人民的热爱。
艺术班的学生不仅在舞台上发光发热,也在生活中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他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前往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分享自己的故事,义务表演数百场,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身处逆境中的人,传递正能量。来自市五中的学生小董同学看到艺术班学生的表演后,感动地说:“看到他们克服那么大的困难,完成这么精彩的表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逃避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呢!”
艺术班也涌现了不少杰出的学员,其中孔鑫阳因出色的表现和坚韧的精神,被评为“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多名学生被选为国家通用手语《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的示范模特,为推广无障碍交流贡献力量。他们的故事感动激励着无数人,引领更多的人勇敢追梦。
艺术班的事迹是新时代好少年成长的最好注解,是对“自强不息、爱国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他们用艺术点亮了生活的希望,用拼搏书写了青春的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绽放璀璨光芒!(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记者崔艳华)
阅读排行榜
图片新闻榜
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