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你知道如何“接”住吗?
家长求助:我们家孩子小名叫悠悠,3岁刚上幼儿园时,爸爸给她买了一个新闹钟,是小兔子形状的,很可爱。可打开快递的一瞬间,她没有拿稳,闹钟摔在了地上。爸爸过来一看,便不自觉地说了她一句:“看,刚给你买的闹钟就摔坏了。”一看到她要哭了,爸爸就开始安慰她:“不要哭了,不许哭,爸爸会给你买一个新的。”我也开始转移话题:“不哭了,等下妈妈给你看一集汪汪队。”
南京市第一中学专职心理老师袁阿潭为家长支招: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大脑还处于发育当中,各脑区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控制情绪的前额叶皮质功能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所以孩子遇到触发自己情绪的事件时,通常会通过直接的、外显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来。作为家长,如果我们不能去容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而是一味地压制或者冷处理,则可能造成孩子负面情绪的程度加重。
第一步:说情绪,是指通过对孩子的言语或外在肢体表现的观察,将孩子自己未觉察的或不会表达的心情反映出来。以刚才的案例来讲,爸爸可以这样对悠悠说:“爸爸给你买的新闹钟,你很喜欢,而它却被不小心摔坏了。所以,你很伤心,是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将她的心理过程用语言描述出来。尤其是低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不会用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转述,将她的心理过程“可视化”。
第三步,通过引导和鼓励提升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家长,我们会用过来人的经验简单直接地告诉孩子一些方法和建议,而这种直接的建议不一定会促进孩子的行为改变。所以,我们总会觉得“大道理说了很多,却没有用”。
如何才能让孩子自己有亲身的体会和感触,从而促进其自己行动改变呢?我们可以多采用提问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这里有两种提问技巧,可以提升孩子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一个叫做奇迹提问,一个叫做第三方视角。例如,孩子和你说:“我和好朋友闹矛盾了,我们现在谁都不理谁。”听得出来孩子有点生气又有点失落。在做了“说情绪”加“说内容”的共情式沟通之后,家长们可以采用“奇迹提问”的方法问孩子:“如果有一天发生了一个奇迹,你们的关系和好了。你觉得那会是发生了什么呢?”从而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孩子解决问题的提升。也可引导孩子从第三方视角进行思考,可以让她大脑摆脱情绪漩涡,恢复一定的理智去思考问题。(《扬子晚报》记者 王颖)
阅读排行榜
图片新闻榜
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