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前沿 > 学术前沿

程美琴 | 小班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研究 ——以昆明市禄劝县机关幼儿园为例

栏目:学术前沿     来自:中国教师教学研究网      时间:2024-12-23 09:04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大可乡大可中心学校  程美琴

 

摘  要: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午睡活动又占据着幼儿在园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午睡可以调节幼儿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释放内分泌系统的生长激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为幼儿参加下午的活动提供精力和体力;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昆明市禄劝县机关幼儿园小班幼儿午睡活动和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参考该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和时间,对幼儿午睡活动及其组织做观察记录表和教师访谈记录,了解午睡活动及其组织的现状并进行分析,发现午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培养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有效的建议。为幼儿园小班幼儿午睡研究提供案例,力求为家庭中成人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提供建议和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班幼儿午睡存在的问题有:幼儿的睡姿不科学、教师在午睡前放松活动中忽视平复幼儿情绪、教师没有做好检查、巡视工作等;从幼儿和教师两方面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幼儿、教师、家园合作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的建议。

 

关键词:小班幼儿;午睡习惯;培养

 


引言


3-6岁是幼儿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的关键期,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发展其他领域的基础,成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应保证幼儿获得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活动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更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午睡还能够减少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午睡活动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而设置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幼儿知、情、意、行的重要契机,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午睡习惯对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小班幼儿午睡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园小班午睡的研究提供案例,力求为家庭中成人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提供建议和策略。

 

一、小班幼儿午睡概述

(一)小班幼儿午睡的内容


1.午睡前的放松、准备活动

首先,午餐后开展适宜的放松活动,一般时间在15分钟左右。散步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让幼儿们散散心,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带着幼儿们去到室外做舒缓的适宜的活动、安静的游戏,平复幼儿的情绪,为幼儿进行午睡做好精神准备。

 

其次,营造适宜的午睡环境。在午睡室装饰幼儿们喜欢的卡通动漫人物图像和图片,采用温馨的暖色调,营造温馨的环境;在幼儿进入午睡室之前教师要拉好窗帘、设置适合幼儿午睡的光线、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最后,引导幼儿做好睡前如厕活动、教师进行睡前检查,幼儿是否将私人物品或细小的玩具带上床并将其没收,避免幼儿将其放进口、鼻、耳中,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幼儿脱去衣物并摆放整齐准备午睡,教师帮助不能独立脱衣的幼儿脱去衣物,当一切准备好后,熄灭灯光准备午睡。对于难以入睡的幼儿通过讲故事和听舒缓的音乐帮助幼儿入睡。

 

2.午睡中的实际情况

情绪不稳定,依赖成人陪伴才能入睡。小班幼儿刚刚上幼儿园对幼儿园环境还不是很适应,个别幼儿会出现睡前情绪不佳,不能安静独立地入睡等情况。

入睡时间慢,精力旺盛,同伴间说悄悄话、左顾右盼。一般来说,幼儿从脱去衣服到进入睡眠时间30分钟为宜。

幼儿会“跟风”地进行如厕。个别不想午睡的幼儿想借如厕的借口逃避进行午睡,其他幼儿会跟着一起进行如厕。

不科学睡姿、睡不踏实。从卫生角度来讲,仰卧更有利于保持睡眠中的呼吸通畅,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刚刚入学的小班幼儿,睡姿千姿百态,会出现许多不正确的睡姿。不正确的睡姿容易使幼儿做噩梦,还会出现惊醒、说梦话的现象,影响幼儿情绪、降低午睡质量。有时还会出现异常现象,例如踢被子、蒙头睡、尿床、吮吸物体、咬手指甲等。

 

3.起床后穿衣物、如厕、喝水活动

午睡起床后幼儿穿衣裤、穿鞋袜。教师帮助幼儿穿好衣物。对于懒床的幼儿,教师要轻轻唤醒并提醒其起床。引导幼儿安静有序的进行如厕,并告知幼儿结束如厕后要自己找到杯子在教师引导下喝水,小男孩去图书区或区角进行活动,小女孩要主动找老师们梳头、整理仪容。教师要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提醒幼儿增减衣服,如果需要整理衣服要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叠衣服并放到指定的衣架上,摆放整齐。

 

(二)小班幼儿午睡的重要性


1.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现代医学实验表明,人在睡眠状态的时候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生长激素是幼儿生长发育和机能发展的决定因素。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机能发展的关键期,必须保证幼儿有充足且良好的睡眠。睡眠可以调节幼儿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释放内分泌系统的生长激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3-6岁的幼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易于疲劳,通过午睡来补充幼儿夜眠的不足,恢复体力和精力。更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午睡不仅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体力、精力的恢复,还能够减少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2.调节幼儿情绪

午睡不仅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健康,还影响着幼儿的情绪。良好的午睡可以缓解幼儿的身心疲劳,提高午后觉醒和心境状态,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精神处于愉悦状态,可以让幼儿有充足的精神积极的参与下午的各类学习和游戏活动,更好的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并能保持良好情绪的持久稳定性,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 

3.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午睡活动又占据着幼儿在园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3-6岁是幼儿生长发育和机能发展的关键期,只有保证幼儿获得充足的睡眠,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午睡活动是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而设置的,通过午睡活动,幼儿能迅速恢复体力和精力,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机能发展。幼儿在园长达8个小时的生活活动中,上午因参加各种教育和游戏活动,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尤其需要午睡来恢复体力和精力。合理有效的午睡活动能够有效地消除幼儿在上午教学游戏活动中产生的疲劳和困倦,使幼儿较快地恢复体力和精力,便于幼儿园下午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 

4.培养良好的常规,发掘教育契机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午睡环节不仅是从幼儿身心健康方面考虑,而且包含了各个领域的教育内容。午睡活动本身属于健康领域,睡前的故事和起床后的阅读活动属于语言领域,睡前的音乐和起床音乐属于艺术领域,睡前和起床后的穿衣、整理床铺属于社会领域,根据四季变化制定、调整午睡时间以及根据天气变化提醒幼儿起床后增减衣服等都涉及科学领域的内容。睡前的放松活动,起床后的穿衣物、如厕、喝水、阅读等部分都是基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为幼儿以后乃至一生的生活、学习做准备。可见,幼儿园的午睡活动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契机,只要保教人员细心观察、多加留意,就能利用实时的“小插曲”对幼儿进行实际的、及时有效的教育,也许这比专门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好也更加适宜。


二、调查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昆明市禄劝县机关幼儿园位于禄劝县屏山镇景新街123号。其前身是县级机关托儿所,1958年10月由县人委办公室创办并领导,1982年正式称机关幼儿园。禄劝县机关幼儿园属于云南省一级幼儿园,先后被授予云南省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市、县各级各类表彰和奖励。幼儿园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9212平方米,集幼儿活动室、午睡室、卫生间、多功能室、音体室、办公室、食堂等为一体的教学综合楼,现开设25个教学班,容纳幼儿近千名。现设置了大、中、小班共25个班级,其中大班9个、中班8个、小班8个。活动空间宽阔,园内设备设施齐全,有适合幼儿活动的各种运动器械和大中型玩具,各班配备了多媒体投影仪、广播、钢琴、玩教具等,充分满足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禄劝县机关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有60多人,专业技术水平和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已有的研究中关于实际的观察记录表和数据、针对个案的研究较少,没有具体到某一所幼儿园小班幼儿午睡活动的研究。本研究选取禄劝县机关幼儿园小八班41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八班幼儿的午睡活动和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的现状进行为期两个月(节假日除外共41天)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在研究初期使用文献法,对小班幼儿午睡进行相关文献检索,研究者查阅了相关文献,主要包括论文、期刊、杂志等。为本论文的研究和撰写提供理论支撑,结合实际的调查研究确定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在正式调查研究之前研究者进行了观察记录表的制作,在实际调查研究过程中利用观察法对小八班幼儿午睡活动及其教师组织午睡活动现状进行为期两个月(共41天)的实际的观察并做记录,为后期的数据分析做好准备。 


3.访谈法

论文以访谈法为辅,主要是非正式访谈。利用教师空闲时间对其进行访谈,从午睡对幼儿的作用、幼儿是否能在教师提醒下按时午睡和起床、幼儿睡姿、教师组织午睡的情况、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5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访谈,结合访谈结果了解幼儿午睡及教师组织午睡活动的实际情况,为撰写论文做好准备。


三、昆明市禄劝县机关幼儿园小班幼儿午睡活动现状分析

 

(一)幼儿午睡活动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小八班幼儿午睡活动进行两个月的观察并做记录,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后,了解了幼儿午睡活动的实际情况。

 

1.午睡前现状分析

 

3-1 小八班幼儿午睡前观察记录分析表 

放松活动   如厕  脱鞋袜   脱衣服   盖被子   入睡困难

  1681     1321   1511     1237    1127      164

 

    睡前的放松、准备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放松活动做的最好,午餐后全班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做舒缓的、适宜的户外活动,消化食物;回到活动室后大部分幼儿基本能在教师的提醒和引导下进行如厕,安静、有序地进入午睡室,按顺序脱鞋袜,并摆放整齐;幼儿在脱衣服和盖被子方面做的相对差一点,需要教师提醒辅助,进行培养逐渐提高。有个别的幼儿有时出现入困难的情况,需要老师细心、耐心的引导其慢慢入睡。

 

2.午睡中现状分析

 

3-2 小八班幼儿午睡中观察记录分析表

 

要人陪睡  侧卧  俯卧  蒙头睡  吮吸手指  蹬被子 打闹说话

 


  0     785   164     90      49     183    192

 

    午睡中的情况。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小八班的幼儿在独自午睡方面做得最好,都可以独自睡午觉;大部分幼儿的睡姿合理;有时候个别幼儿的睡姿是俯卧,会压迫幼儿胸腔影响幼儿呼吸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正;个别幼儿出现蒙头睡现象,教师一旦发现对其进行纠正有极个别幼儿会吮吸手指;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部分幼儿会蹬被子,需要教师帮助其盖好被子,避免幼儿受凉、感冒;有个别幼儿会在午睡期间说悄悄话、打闹,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


3.午睡后现状分析 


3-3 小八班幼儿午睡起床观察记录分析表 

安静起床   闹情绪   穿衣服   叠被子   如厕    喝水

  1263      53      1170      75     1187    1407


 

    起床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幼儿在安静起床方面表现较好,伴随着起床音乐大部分幼儿能在教师的提醒下起床;幼儿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有待提高,个别幼儿会闹情绪(有起床气),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安慰、稳定情绪,引导其起床;幼儿穿衣服的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幼儿起床后能自己简单的穿衣服,但需要教师辅助穿好衣服;叠被子的能力较差,只有极个别幼儿偶尔会自己叠被子,教师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如厕和喝水做得较好,大部分幼儿能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如厕、喝水。


(二)教师组织午睡活动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小八班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进行两个月(周末和节假日除外共41天)的观察记录并分析后,了解了教师组织午睡活动的情况。

 

1.午睡前现状分析

 

3-4小八班教师组织午睡前活动观察记录分析表 

内容

天数

总天数

百分比

放松活动

41

41

100%

平复幼儿情绪

17

41

41.5%

检查工作

3

41

7.3%

提醒工作

41

41

100%

引导入睡困难的幼儿

7

41

17.1%

 

睡前放松、准备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教师在放松活动和检查工作两个方面做得最好,每天都在午餐后组织、带领幼儿做舒缓适宜的户外放松活动、消化食物,做好提醒工作;但在平复幼儿情绪、检查工作、引导入睡困难幼儿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没有很好地平复幼儿情绪,没有很好地对情绪高涨、体能消耗量大的幼儿进行引导;极少进行睡前的检查工作;不重视个别入睡困难幼儿,极少发现入睡困难的幼儿并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

 

2.午睡中现状分析


3-5小八班教师组织午睡中活动观察记录分析表 


内容

天数

总天数

百分比

定时巡视幼儿午睡情况

3

41

7.3%

纠正幼儿不良睡姿

2

41

4.9%

纠正幼儿吮吸手指

0

41

0%

帮助幼儿盖被子

12

41

29.3%

管理说话、打闹幼儿

41

41

100%

 

午睡中的工作。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教师在管理说话、打闹幼儿方面做得较好,每天都对个别说话、打闹的幼儿进行管理;教师在定时巡视幼儿午睡情况、纠正幼儿不良睡姿、帮助幼儿盖被子三个方面组织得最差,教师在幼儿午睡期间基本上没有定时巡视、观察幼儿午睡情况,很难发现幼儿不良睡姿并进行纠正,极少帮助蹬被子的幼儿盖好被子,幼儿容易受凉、感冒;在纠正幼儿吮吸手指方面做得最差,从不对幼儿吮吸手指进行纠正。

 

3.午睡后现状分析

 

3-6 小八班教师组织幼儿午睡起床活动观察记录分析表 


内容

天数

总天数

百分比

提醒幼儿起床

41

41

100%

安抚闹情绪幼儿

41

41

100%

辅助幼儿穿衣服

41

41

100%

提醒幼儿如厕、喝水

41

41

100%

午睡室整理、清洁工作

41

41

100%

帮助幼儿整理仪容仪表

41

41

100%

  

起床活动。教师在组织幼儿起床活动做得最好,每天教师都伴随着起床音乐按时叫醒幼儿,提醒幼儿起床,叫醒懒床的幼儿并提醒其起床;安抚个别闹情绪的幼儿,稳定幼儿情绪,引导其起床;辅助不能独立穿衣服的幼儿穿好衣服;提醒、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如厕、喝水;叠被子、对幼儿的床铺进行整理,教师对偶尔会自己整理被褥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清洁午睡室,保持午睡室整洁;教师检查幼儿仪容仪表,帮助女孩子梳头发,查看幼儿是否穿对鞋袜,做好吃点心的工作,为进行教学活动做准备。

 

四、昆明市禄劝县机关幼儿园小班幼儿午睡活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幼儿的睡姿不科学

通过分析观察记录发现,小八班大部分的幼儿睡姿是侧卧、个别幼儿则是俯卧(有两个幼儿的睡姿经常出现俯卧)、极个别幼儿还会蒙头睡(个别是入睡困难的幼儿);部分幼儿受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在午睡期间会蹬被子,极易受凉、生病;极个别幼儿偶尔会做噩梦、说梦话、惊醒,影响情绪,影响午睡质量。

 

2.教师在午睡前的放松活动中忽略平复幼儿情绪

通过分析观察记录发现,小八班幼儿都由教师组织带领进行午睡前的放松活动,但教师没有重视在幼儿睡前放松活动中平复幼儿情绪,任由部分幼儿玩一些体能消耗量大的游戏和活动造成这一部分幼儿情绪高涨没有睡意,影响幼儿午睡质量。

 

3.教师没有做好检查工作,没有正确引导入睡困难的幼儿

通过分析观察记录发现,教师没有做好睡前的检查工作,没有发现并没收幼儿随身携带的玩具、零食、危险品,导致幼儿玩弄物品,没有睡意影响午睡质量;教师偶尔会训斥极个别入睡困难或说悄悄话的幼儿,影响幼儿的情绪;教师忽视了个别不哭不闹入睡困难的幼儿,以为幼儿入睡得很好,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影响午睡质量。

 

4.教师没有做好巡视幼儿午睡工作

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午睡对幼儿的重要性,在幼儿进入梦乡后就去做其他与午睡无关的事,做教具、写教案、忙于自己的事,没有定时巡视、观察幼儿入睡情况,没有及时发现幼儿吮吸手指和不良的睡姿并进行纠正,没有及时发现并帮助蹬被子的幼儿盖好被子,幼儿可能会着凉、生病,没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发热、发烧等)可能会发生危险事故。


(二)原因分析


1.幼儿自身的原因

 首先,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因为性别、性格、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午睡习惯方面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女孩比男孩容易入睡、性格温和的幼儿比性格暴躁的容易进入梦乡、家庭中有午睡习惯的幼儿比没有的容易入睡。其次,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存在差异,有无规律的作息习惯和午睡习惯影响幼儿午睡质量。最后幼儿消极的、不稳定的情绪也会影响午睡质量;幼儿做噩梦、惊醒同样影响午睡质量。

 

2.教师的原因

教师是幼儿午睡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如何组织幼儿午睡活动直接影响幼儿的午睡质量。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午睡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全面认识到午睡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调节幼儿情绪,消除疲劳、恢复幼儿体力和精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和习惯,发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教师没有严格遵守、执行幼儿园午睡制度。午睡前没有做好检查工作,没有发现并没收幼儿随身携带的私人物品或玩具,幼儿将其带上床进行玩弄、甚至放进口、鼻、耳中,不仅影响午睡质量,而且极易导致安全事故;教师没有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没有对入睡困难的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幼儿午睡期间没有定时巡视、观察幼儿午睡情况,没有及时发现幼儿不良的睡姿和行为并进行纠正,对幼儿的异常情况和突发状况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影响幼儿午睡质量。


五、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的建议

 

   (一)教师方面


1.培养幼儿科学的睡姿

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科学的睡姿。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在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中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促进幼儿养成科学的睡姿。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好模仿,可以利用相关的视频、儿歌、情境表演等,生动形象地对幼儿进行科学睡姿方面的教育,使幼儿了解不科学的睡姿不利于身体健康,知道午睡时要采用仰卧或侧卧两种科学的睡姿。在一日生活中选择适宜的故事、游戏,巧妙地引导幼儿练习科学的睡姿,促进幼儿养成科学的睡姿;当幼儿忘记时,老师要利用儿歌、儿诗等方式及时提醒幼儿。

 

2.睡前活动中重视平复幼儿情绪

 睡前的放松活动是午睡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教师在幼儿结束午餐后带领幼儿进行15分钟的放松活动,以静为主、动静交替的原则,合理地、多形式地组织幼儿活动,避免幼儿剧烈运动,教育幼儿不玩体能消耗量大的游戏,预防幼儿情绪高涨没有睡意;组织看图书、说故事、散步等适宜的活动平复幼儿情绪,为午睡活动做好精神准备,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3.尊重个体差异,正确引导入睡困难幼儿

以幼儿为本,尊重个体差异、深入了解小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全面认识、了解本班幼儿,向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在睡眠方面的具体情况,在午睡中更好的照顾幼儿。教师深入认识午睡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组织、管理好午睡活动。对入睡困难的幼儿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正确的引导,问清入睡困难原因并告诉幼儿不进行午睡不利于身心健康,给幼儿讲故事、听音乐等,引导幼儿慢慢地进入睡眠状态,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4.严格遵守午睡制度,做好检查和巡视工作

教师要严格遵守幼儿园午睡制度,熟记幼儿园保教人员一日工作细则,做好午睡前检查工作和午睡中的巡视工作。午睡前检查幼儿的口袋、手里是否有玩具、细小的东西、危险品并将其没收,防止幼儿在午睡期间玩弄影响午睡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午睡期间的巡视、观察活动。教师每隔15分钟巡视一次,来回观察幼儿午睡情况,及时发现蹬被子的幼儿并帮助其盖好被子,以免幼儿着凉、生病;及时发现幼儿吮吸手指行为和不良的睡姿并进行纠正,安抚做噩梦、惊醒的幼儿;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若发现呼吸不均匀、脸红发热等身体不适的要立刻叫醒幼儿,询问有无不适,并及时处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二)家园合作,步调一致

良好的午睡习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内养成,它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因此,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坚持。由于每个幼儿家庭环境的不同、幼儿自身体质差异等原因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学习、行为方式、作息规律。例如,有的幼儿早睡早起、也有的晚睡晚起;夜晚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幼儿白天在幼儿园的午睡。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可通过宣传栏、个别谈话、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等方式与家长多方面、多渠道沟通,保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坚持性和一致性,建议家长对幼儿在家生活、学习时尽量采取和幼儿园一致的作息时间,家长合理安排午睡时间、用正确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安排幼儿午睡,并能持之以恒坚持幼儿午睡,不要轻易去改变幼儿的生理习惯和“生物钟”,家园之间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六、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多方面因素中,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最为重要,午睡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安排午睡环节,组织、管理好午睡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本研究以昆明市禄劝县机关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小班幼儿午睡活动和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的现状进行两个月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提出了三个方面有效的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建议。但由于研究者自身能力有限,对调查研究的数据整理分析不全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肖燕.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的研究-以武汉市A园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2]许佳.愉悦午睡健康成长-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培养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6,5(13)248.

[3]孙燕.浅谈小班幼儿午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情感读本,201612(34)86.

[4]徐薇薇.培养习惯健康成长-小班幼儿午睡问题的研究[J].小学科学,20155(2)154.

[5]顾科望.谱写小班幼儿午睡三部曲[J].好家长,2015828.

[6]王娟.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86-94.

[7]靳惠.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养成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46:114-115.

[8]李辉.浅谈幼儿园午睡安全管理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634):33.

[9]约翰·洛克.教育漫画[M].傅任敢.湖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0]李艳鸿.有效提高幼儿午睡的几点经验做法[J].教育探索,20104(2)27.


阅读排行榜

图片新闻榜

图书排行榜

中师在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联盟合作
帮助中心
加入我们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关注我们
腾讯关注
微博关注
微信关注
服务指南
会员服务
运营服务
广告服务
品牌合作
地方教育
教育培训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RRZCMS